在部署CRM系統的時候,開發人員通常會根據企業的共性,設置一些默認值,以減少后續配置的工作量。如將雙休日作為節假日、以自然月份作為會計期間等等。但是這些默認設置卻是一把雙刃劍。用的好,既能提高系統的靈活性,又能實現企業的個性化需求。相反,如果用的不好的話,就會破壞系統的穩定性,并失去優化企業業務流程的機會。 因此,筆者認為,在使用默認設置的時候,企業CRM項目管理員必須要緊握這把雙刃劍。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高CRM的靈活性。
使用默認設置時這個設置是否真的適合自己?
一般情況下,實施顧問通常都是建議用戶采用系統的默認設置。除非用戶自己提出來,否則,不會對默認設置進行更改。這主要是出于系統穩定性的考慮。但是由于各個企業的特點都有所不同。如以結帳日期為例。許多企業都是按自然月來進行結賬的。也就是每個月的最后一日為結帳日期。然而,仍然有部分企業,不是按自然月來結賬。如他們可能是每個月的25日作為結賬日期。這么做主要出于兩個方面的原因。一是他們的客戶可能就是25日結帳的。為了跟客戶保持一致,企業也就這么規定了。二是為了給財務做帳留下足夠的時間。為此將25日以后的業務都算到下個月去。這就導致了不同的企業,對于結賬日期會有不同的要求。
如果在CRM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這種情況,則企業項目管理員就有兩個選擇:一個是更改企業現有的操作模式,服從于系統的默認配置;另一個是更改系統的默認配置,來符合企業自己的個性需求。 要做出這個選擇雖然比較容易。但要了解其背后的深層次內容的話,則較為復雜。如從改善企業管理的角度講,系統的默認配置當然是首選,不過,若是從提高企業管理的靈活性角度來說,也需要支持企業合理的個性化需求。因此,如果企業在使用系統的默認設置時,需要捫心自問:這個默認設置適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嗎?要回答這個問題,就需要在靈活性與標準化作業之間進行抉擇。 如果企業的需求是合理的,不存在其他的安全隱患,則應該積極的更改系統的配置,來滿足企業業務的需求。但是,如果更改這個默認設置的話,則會引起連鎖反應。或者說需要通過二次開發來更改相關的配置,此時企業就應該慎重。因為我們使用套裝的CRM軟件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為了改善企業的管理模式,以標準化流程來武裝自己。
更改默認設置時更改后會有什么影響?
當企業決定更改系統的默認設置(如通過系統配置來更改或者通過二次開發來更改),在決定更改之前,必須要向實施顧問確認清楚,如果真的這么改,那么對系統的其它作業會有什么影響?換言之,企業項目管理員在這里需要搞清楚一個基本的原則,即蝴蝶效應。大家知道,CRM項目各個作業是環環相扣的,所以,如果一個參數的更改,則會對企業的多個作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。如上面這個結賬日期的更改,不僅會影響到各個單據的輸入,而且還會影響到各個報表的數據。
當確實需要更改默認設置時,需要對更改后可能造成的變化進行確認。 筆者總結了如下幾個建議,以供大家參考:
1、需要對更改前后的內容進行測試,并進行對比。例如,可先利用系統的默認設置進行操作,然后再按更改后的參數進行測試。最后就是比較兩次更改,所造成的差異。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了解相關配置參數對系統作業的影響,而且也有利于幫助用戶確定,到底是使用默認配置,還是需要更改默認配置。
2、需要對上面這一步的動作,有書面的紀錄。包括更改前后的參數、測試出來的差異的地方。其實,實施顧問并不是實際的開發人員。他也不能夠窮舉所有有差異的地方。或者說,有個差異可能比較細小,對于大多企業都沒有影響。不過,由于各個企業實際情況的不同,可能正好打中你們企業的要害。因此,為了便于后續的維護與系統的優化,企業最好能夠做好相關的書面記錄。
3、需要對這相關的內容最好后續的跟蹤與培訓。 比如在系統剛上線時,系統管理員需要隔三差五的去觀測一些這些節點,有沒有什么意外的情況發生。在后續對員工進行培訓的時候,也需要強調這方面的內容。 系統升級時參數是否需要更改?如果確實需要更改系統的默認配置的話,則系統管理員還需要考慮以后軟件升級的事情。事實上,與其他的操作系統一樣,CRM系統也需要通過不斷的升級,來增加軟件的功能,優化軟件的性能。在這種情況下,項目管理員需要考慮的是,用戶的自定義設置在升級之后是否會保存下來?比如微軟的操作系統,可以將用戶的自定義配置分為兩類:一類是用戶通過操作系統的界面進行的個性化配置,如通過組策略來配置桌面等等。這類個性化配置一般會在系統升級后自動保留下來。另一類是通過二次開發完成的個性化需求,如與其它應用程序的接口等等。這些個性化需求在系統升級后是否可以兼容呢?這不能夠保證。
另外,在CRM系統升級的時候,也同樣存在這種情況。通常情況下,一些比較成熟的CRM系統,其實與微軟操作系統的情況相差甚微。通過系統自定義平臺更改的默認設置,在軟件升級后一般都是支持的,就不需要重新配置。而對于二次開發完成的個性化定義,則往往還需要進行二次開發來完成。這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。由于二次開發的風險與成本相對較大,而且如果企業有比較多的二次開發,所以,軟件公司在系統升級時,一般都不會優先考慮你。因為在軟件升級過程中,軟件公司的工作量本來就比較大,需要處理升級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。如果系統的二次開發量比較大,軟件公司就會將升級工作往后壓。等到其他公司的升級工作完成了,再來處理你們公司軟件的升級問題。這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。
一些比較小型的CRM軟件,在這方面可能設計的并不十分理想。就算是通過系統的自定義平臺的個性化設置,在系統升級之后,也不會保留下來,需要系統管理員進行重新配置。這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。一是系統在開發設計時,沒有將相關的配置參數存放在一個獨立的配置文件中。從開發的角度講,就是沒有通過變量來保存參數,而是通過常量。這個時候,如果軟件升級,新舊系統就不能夠兼容。另外一個是系統的核心代碼發生了比較大的變更,這導致了新舊功能的不兼容。此時新舊配置參數更加不兼容了。
總結:
正如前文所說的,系統的默認設置是一把雙刃劍,如果利用的好,確實能減少后續配置的工作量。但是如果一不小心,這些默認設置反而會將企業用戶引入誤區。因此,出于安全的考慮,在實際工作中, 需要對系統的更改做好相關的紀錄。如果在升級時,發現不兼容的情況,也可以通過原始記錄進行重新配置。